今天是
  • 无障碍服务
    当前位置:首页-工作动态
    工作动态
    检察护夕阳:古稀老人起纠纷 听证调解化矛盾
    时间:2025-07-15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【字号: | |

    检察护夕阳:古稀老人起纠纷 听证调解化矛盾

    近日,银州区人民检察院通过一场充满司法温情的公开听证会,成功化解了一起老年人故意伤害案件,让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,冰释前嫌,重归于好。


    朋友关系升级为肢体冲突

    张大爷(化名,75岁)和王大爷(化名,76岁)是多年好友兼邻居,去年冬天,他俩像往常一样相约遛弯,期间却因琐事发生口角引起肢体冲突,导致王大爷轻伤。案件发生后,双方情绪激动、态度强硬,一方拒不认罪,一方拒绝调解,双方子女都心疼自己的父亲受到委屈,不肯帮助调解,不同意原谅对方,矛盾陷入僵局。

    承办检察官在调查中发现,这起涉老案件事实很简单,但是如果简单的刑罚,不能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,更可能让两位古稀老人余生抱憾。为实质性化解矛盾,检察官制定了“三步走”的调解方案。首先,邀请社区工作人员介入,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,帮助疏导双方情绪;其次,通过卷宗证据耐心释法说理,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,主动化解矛盾;最后,检察官通过七次走访老人及其子女,主动倾听老人的诉求,耐心说和两家关系,逐步解开老人的心结。最终,双方打开心扉,同意沟通。


    “调解+听证”,促成刑事和解

    7月11日,一场以化解矛盾、促进和谐为目标的检察听证会在银州区检察院召开。听证会上,检察官详细阐述案件事实、法律适用及刑事和解政策,引导双方理性沟通。侦查机关、值班律师、人民监督员也围绕“情、理、法”耐心释法说理。听证员们着重引导双方从邻里守望、晚年相伴的角度,对两位老人进行劝导。

    在坦诚沟通的氛围下,张大爷终于放下心结,真诚地向王大爷道歉,承认了自己的过错,并表达了深深的愧疚和弥补的意愿。王大爷也在对方的诚意和现场司法、社会力量共同努力的和谐氛围中,放下心中积怨,表示愿意谅解老友,希望检察机关对张大爷从宽处理。最终,双方握手言和,达成赔偿谅解协议。检察机关在充分考虑案情、社会矛盾化解且双方达成和解的情况下,依法对张大爷作出相对不起诉的处理。


    “家长里短”式普法,做好基层法治宣传

    案件办结后,检察机关没有止步于此,而是以此为契机联合社区开展普法宣传。结合“家长里短”的普法方式,以本案为例,向老年居民讲解故意伤害罪的法律后果及调解程序,通过“以案释法”,引导老年人“遇事讲法不冲动,平安健康是第一”,提升法治意识,依法维护权益,从源头预防矛盾升级。


    “治罪+治理”办理轻刑案件,促进基层社会治理

    本案是银州区检察院践行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司法理念和“检察护夕阳”专项工作的生动实践。对于涉老年人轻微刑事案件,银州区检察院没有就案办案,而是聚焦化解深层次矛盾,积极延伸职能,用“调解+听证”的模式,有效整合司法资源与社会力量,引入多方力量参与矛盾化解,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,传递司法的人文关怀,实现“案结事了人和”,不仅提升了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,更探索了一条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、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路径。

    银州区检察院分管副检察长表示:“对于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,尤其是发生在老年人之间的案件,我们始终坚持将化解矛盾、促进和谐贯穿办案始终。“调解+检察听证”是“枫桥经验”在检察环节的生动实践,我们将继续用好这一模式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度。”

    检察官提醒您:
    遇事冷静:
    遇事冷静莫冲动, 琐事争执多沟通。
    依法维权:依法维权是正道,切忌私力去报复。
    和睦相处:邻里一家亲,和睦情谊真,社区齐维护,和谐气象新。

    信法守法,共享安宁!


    您的位置:首页>工作动态

    检察护夕阳:古稀老人起纠纷 听证调解化矛盾

      2025-07-15

    检察护夕阳:古稀老人起纠纷 听证调解化矛盾

    近日,银州区人民检察院通过一场充满司法温情的公开听证会,成功化解了一起老年人故意伤害案件,让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,冰释前嫌,重归于好。


    朋友关系升级为肢体冲突

    张大爷(化名,75岁)和王大爷(化名,76岁)是多年好友兼邻居,去年冬天,他俩像往常一样相约遛弯,期间却因琐事发生口角引起肢体冲突,导致王大爷轻伤。案件发生后,双方情绪激动、态度强硬,一方拒不认罪,一方拒绝调解,双方子女都心疼自己的父亲受到委屈,不肯帮助调解,不同意原谅对方,矛盾陷入僵局。

    承办检察官在调查中发现,这起涉老案件事实很简单,但是如果简单的刑罚,不能修复受损的社会关系,更可能让两位古稀老人余生抱憾。为实质性化解矛盾,检察官制定了“三步走”的调解方案。首先,邀请社区工作人员介入,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特点,帮助疏导双方情绪;其次,通过卷宗证据耐心释法说理,让当事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,主动化解矛盾;最后,检察官通过七次走访老人及其子女,主动倾听老人的诉求,耐心说和两家关系,逐步解开老人的心结。最终,双方打开心扉,同意沟通。


    “调解+听证”,促成刑事和解

    7月11日,一场以化解矛盾、促进和谐为目标的检察听证会在银州区检察院召开。听证会上,检察官详细阐述案件事实、法律适用及刑事和解政策,引导双方理性沟通。侦查机关、值班律师、人民监督员也围绕“情、理、法”耐心释法说理。听证员们着重引导双方从邻里守望、晚年相伴的角度,对两位老人进行劝导。

    在坦诚沟通的氛围下,张大爷终于放下心结,真诚地向王大爷道歉,承认了自己的过错,并表达了深深的愧疚和弥补的意愿。王大爷也在对方的诚意和现场司法、社会力量共同努力的和谐氛围中,放下心中积怨,表示愿意谅解老友,希望检察机关对张大爷从宽处理。最终,双方握手言和,达成赔偿谅解协议。检察机关在充分考虑案情、社会矛盾化解且双方达成和解的情况下,依法对张大爷作出相对不起诉的处理。


    “家长里短”式普法,做好基层法治宣传

    案件办结后,检察机关没有止步于此,而是以此为契机联合社区开展普法宣传。结合“家长里短”的普法方式,以本案为例,向老年居民讲解故意伤害罪的法律后果及调解程序,通过“以案释法”,引导老年人“遇事讲法不冲动,平安健康是第一”,提升法治意识,依法维护权益,从源头预防矛盾升级。


    “治罪+治理”办理轻刑案件,促进基层社会治理

    本案是银州区检察院践行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司法理念和“检察护夕阳”专项工作的生动实践。对于涉老年人轻微刑事案件,银州区检察院没有就案办案,而是聚焦化解深层次矛盾,积极延伸职能,用“调解+听证”的模式,有效整合司法资源与社会力量,引入多方力量参与矛盾化解,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,传递司法的人文关怀,实现“案结事了人和”,不仅提升了司法透明度和公信力,更探索了一条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、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路径。

    银州区检察院分管副检察长表示:“对于因民间纠纷引发的轻微刑事案件,尤其是发生在老年人之间的案件,我们始终坚持将化解矛盾、促进和谐贯穿办案始终。“调解+检察听证”是“枫桥经验”在检察环节的生动实践,我们将继续用好这一模式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和司法温度。”

    检察官提醒您:
    遇事冷静:
    遇事冷静莫冲动, 琐事争执多沟通。
    依法维权:依法维权是正道,切忌私力去报复。
    和睦相处:邻里一家亲,和睦情谊真,社区齐维护,和谐气象新。

    信法守法,共享安宁!